您的位置:专题*专访>专题
专题

毛剑宏:牢记嘱托当硬核 对标一流建强港

2021-03-02 16:18  来源:中国港口


国内港口正处于由大到强的转型期,“新发展格局”为港口创造了重大机遇。浙江海港将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大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

自组建成立以来,浙江省海港集团(简称浙江海港)已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十三五”。在这5 年里,浙江省海港集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港口一体化方向指引, 扎实推进港口一体化改革,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增强,港航物流体系持续趋向完善,港口运营、航运服务、开发建设和金融“四大板块” 发展格局初步构建。谈到“十四五”规划,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毛剑宏表示: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波舟山港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建设世界一流强港为目标,着力深化完善浙江海港一体化发展格局,在做好“外贸大港”服务“外循环”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经济“内循环”,勇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开路先锋。

Q:2020 年,在特殊形势下,浙江海港取得不俗的成绩。未来,疫情形势依旧复杂多变,集团将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以适应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毛剑宏:2020 年3 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波舟山港,提出了创造“优异”成绩、发挥“硬核”力量、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等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新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继港口“一体化”之后,交给我们的又一重大政治任务,赋予了浙江海港新时代新使命。面对“大战大考”,集团以“两个维护” 的政治自觉,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创“优异”,只争朝夕当“硬核”,不负嘱托建“强港”,创造了“两手硬、两战赢”的优异成绩, 交出了“大战大考”的高分答卷。

当前,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港口物流企业而言,是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浙江省海港集团将立足自身特点和现实基础,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在浙江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的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一是做大“内循环”。加快完善“内循环” 集疏运网络,在宁波舟山港打造千万箱量级内贸集装箱中转基地,并以此为主枢纽,联动嘉兴、温州、太仓等周边港口及义乌等内陆无水港,积极拓展长江、内河、铁路沿线市场,构建辐射全国的内贸业务网络,通过做好南北干线大循环,强化支线中循环,做精省内小循环, 不断扩大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二是做优“外循环”。加强与全球各大航运联盟的战略合作,持续开拓国际航线,做优国际中转、沿海捎带等多元化业务,同时充分利用浙江自贸区的政策支持和浙江外贸大省的优势,进一步做优“外循环”业务网络。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对标世界一流港口,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持续提升港口生产组织精细化水平,实现各物流服务环节的高效衔接,使港口各项生产效率指标达到行业前列,为客户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经济的物流服务。
Q:浙江可谓是区域一体化的先行者, 那么未来,集团将如何进一步优化整合浙江省港口资源,推动区域深度一体化发展?

毛剑宏:在“十四五”期间,集团将着力深化完善浙江海港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是推进港口运营网络的进一步融合。进一步强化宁波舟山港与浙北片区、浙南片区、义乌陆港及省内各内河港口的业务互动,形成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集群式发展格局。二是统筹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和一体化服务功能建设。优化温州、嘉兴、台州等港口基础设施和航线布局,推动海港服务功能向义乌陆港延伸,提升内河港口服务能力,加强省内涉海涉港资源特别是货主码头资源的协同整合,实现码头资源连片开发, 提升公共散杂货码头比例。三是推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2.0 版改革。积极配合政府部门推进解决“一港两政”等问题,统筹加快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开发建设,做大做强整体竞争力,实现更大格局、更好环境、更强合力、更高效率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四是推进全省电子口岸一体化。加快推动浙江、宁波两个电子口岸的全面合作,推进信息互联互通,打造“单一窗口” 服务平台,压缩口岸通关时间,提升外贸进出口服务水平。
Q:面对“世界一流强港”的目标,您认为浙江海港有何明显的优势,又有何短板?

毛剑宏:这些年,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为核心,经过全省港口一体化整合后,港口规模不断壮大,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治理效能快速提升,展现出了多方面优势。一是港口运营板块实力雄厚。2020 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72 亿t,为全球唯一年货物吞吐量超11 亿t 的“超级大港”,并连续12 年位居全球港口首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 872.2 万TEU, 蝉联全球第3。过去5 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幅分别达到5.6% 和6.8%。二是港口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宁波舟山港具有较为完备的港口基础设施,航道通过能力和货种适应性均展现较强实力,现有近40 条不同等级航路、航道及50 余个锚地,核心港区主航道水深达22.5 m,可满足30 万吨级巨轮自由进出港、40 万吨级超级巨轮候潮进出,港口吃水深度位居全球第1。三是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集团积极参与国际港湾协会(IAPH)、亚太港口服务组织(APSN);与马来西亚巴生港、德国汉堡港务局、德国威廉港等30 多个海外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姊妹港关系;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海丝港口国际合作论坛已成为“一带一路” 港航领域最大合作平台之一,《海丝港口合作宁波倡议》、“16+1”贸易指数及宁波港口指数等多个论坛成果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走向纵深, 桥吊远程控制、无人集卡、码头内外理智能一体化作业实现重大突破。全面推广龙门吊“油改电”、LNG 集卡、船舶岸电服务,各环保项目规模和技术水平均位居全国港口前列。在刚刚发布的《中国港口高质量发展报告(2020)》中, 宁波舟山港取得港口货物加权吞吐量指标第1、综合得分第2 的成绩,多项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

对标世界一流强港,浙江海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4 个方面。一是集疏运网络体系结构仍不够完善:目前集团水水中转比例仅为22%,远低于新加坡港(85%)、中国香港港(60%);海铁联运比例仅为2.94%,低于国内多个港口,与国外加拿大鲁伯特王子港(83%)、温哥华港(75%)相比差距甚大。二是“四大板块”发展不够均衡。相较港口运营板块而言,集团航运服务、金融、开发建设板块仍有明显差距,板块发展不够均衡。航运服务特别是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金融板块还未具有与产业协同发展特征,开发建设板块还缺乏产业链延伸能力。三是国际化水平仍是突出短板。集团在实质性“走出去”开展投资项目、参与管理运营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与“国际码头运营商”的目标尚有差距。四是技术创新能力与引领性仍显不足。集团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尚未全面建成自动化码头,且港口在信息标准和规则制定等方面也不具引领性,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港口信息化的影响力有待提升。
Q:在推动港口智能化建设方面,集团已经在梅山等港区进行有益试点探索。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毛剑宏:近年来,集团充分利用自动化、远程控制及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加大生产作业智能化、无人化的技术攻关及试点推广,取得了可喜成果。一是港口作业智能化加快推进:着力推进桥吊、龙门吊远控的研发应用及布局, 梅山港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化作业效应;深入推进无人集卡应用试验,梅山港区、金塘港区已实现无人集卡的混编作业;完成宁波港域各主要集装箱码头智能内外理系统全覆盖,集团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智能理货“规模化、全覆盖” 的港口企业。二是港口调度智能化取得突破:集团自主研发的n-TOS 系统3.0 在穿山港区成功上线,结束了我国千万级码头依赖国外系统的历史;在梅山港区、北仑港区开展5G 应用探索,实现了基于移动5G 网络下轮胎式龙门吊作业批量管理、桥吊智能理货视频回传等无线信息化应用。三是港口服务智能化成效显著:不断探索扩大港口“无纸化”应用,在全国率先实现集装箱进出口及海铁联运进提箱业务全程“无纸化”;持续完善大宗散货全程物流信息平台及海港EDI 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了港口与铁路、公路、内河、海运相关企业以及工厂、贸易商和社会贸易物流平台的实时数据对接。
Q:2021 年为“十四五”开局之年,集团自身有何规划?

毛剑宏: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在这重要的历史交汇点上总结经验、谋划未来,对于集团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担当新发展格局开路先锋、当好“重要窗口”先行官、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方面持续发力,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我们将聚焦“新发展格局”,把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作为战略导向,奋勇担当开路先锋。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立足“稳”、坚持“进”,巩固港口生产企稳回升的向好态势, 确保港口年度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为我国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的物流运输保障。持续深化“一体两翼多联”的港口发展格局,统筹港口一体化业务布局,优化港口功能,重点推进浙南的温州和台州、浙北的嘉兴形成区域中心,发挥义乌内陆港的联动效应,加快重点港区码头泊位的连片化、专业化开发运作。抓住全球产业供应链重组的机遇, 积极拓展传统腹地和新兴腹地,大力拓展外贸航线,织密近洋支线和内支线网络;积极推进国际中转业务,维护好主要船公司跨境中转等业务;全面深挖内贸业务潜力,积极开展“内循环”。

我们将聚焦“优异”,把更高水平深化改革作为行动任务,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紧密围绕建设“国际领先的码头运营商”和“以港口业务为核心的全球一流的综合物流服务商”, 以港口主业为核心,以跨区域、国际化和拓产业、多元化为路径,在规模实力、效益水平上不断提升。强化改革驱动和创新驱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贯彻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当好表率,突出抓好改革重点任务, 以更坚强的决心、更坚定的意志、更大的力度推动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落地见效,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抓住国际产业链变革机遇,提前布局,积极作为,着力在能力结构优化、航线开拓、国际合作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应用, 加快推进港口设备的远控化、自动化、无人化。积极推进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 建设“四港”联动智慧物流云平台,推动“四港联盟”成员在开辟物流通道、探索货源模式、优化运力调配、实现信息共享以及资本运作上深入合作。

我们将聚焦“硬核”,把真正成为国家战略的中坚力量作为使命担当,增强港口辐射力、服务力、资源配置力。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全面参与“一带一路”港航投资发展,充分参与全球资源配置,通过合资合作、管理输出、人才合作培训、码头租赁、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推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努力开辟“一带一路”物流大动脉,以宁波舟山港、义乌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为核心,运营好海铁联运班列,组建和运作好义新欧班列新平台,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际港航物流大通道;全面深化长江沿线港航业务合作,布局一批长江沿线重要枢纽物流节点,着力打造宁波舟山港江海联运枢纽,做大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优势,汇聚物流链上港口、铁路、水路运输资源,做强长江沿线和中西部地区全程物流;全面参与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推动洋山开发合作项目获得更大成果,推动长三角相关港口码头、锚地、航道、进港铁路和腹地通道共同建设,推动长三角航运服务业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港航物流、港航信息一体化发展。

我们将聚焦“强港”,把奋力实现“四个一流”作为奋斗梦想,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我们将围“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四个一流”目标,根据《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方案》高水平谋划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在浙江打造全球港口新标杆。打造基于“一流设施”的世界一流综合物流枢纽港,持续夯实浙江海港硬件条件的坚实基础和强大优势,优化港口功能业务布局,促进码头专业化、集约化运营;加强与船公司战略合作,提升港口中转枢纽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物流中心及其采购、分拨和配送中心,加快发展国际冷链物流、汽车滚装、进口木材等专业物流,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体系;以多式联运发展为抓手,提升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联动发展能力,构建协同作业的多式联运调度平台,提升物流运输系统的智能化与协同水平。打造基于“一流技术”的世界一流智慧港、绿色港、平安港,加快推进智慧码头一条“作业链”、一个“操作平台”、一张“智慧网”等“三个一”建设,对接融入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立运营管控有效、物流服务便捷、创新应用丰富、信息设施集约、数据共享互通的港口数字化体系;实施港区绿化工程,推进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完善港口低硫燃料油和LNG 加注、充电桩、岸电标准规范;健全安全管控体系,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实施港口企业危险货物标准化、程序化、智能化管理示范工程,实现智能化、可视化、信息化管理。打造基于“一流服务”的世界一流航运服务港,以提供优质的大宗商品贸易交易服务和航运服务为主要特色,对标国际一流的金融、物流和航运服务中心城市,打造国际大宗商品储备加工交易和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着力推进港口综合服务功能升级,提升货运物流服务和船舶综合服务能力,培育形成若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现代航运服务;推动海上丝路航运大数据中心建设,完善海上丝绸之路指数体系, 提升浙江港口集群航运服务影响力。打造基于“一流管理”的世界一流治理效能港,配合港口行政管理和口岸部门为更高效率的管理一体化、更高水平的发展一体化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致力形成宁波舟山港“一港一管(港航管理)”和“一港一态(发展形态)”格局,进一步丰富区域港口一体化“浙江样板” 的可推广内涵;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进集团管理机制变革,优化国有资本管理方式,提升集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立与集团业务板块化、区域化、国际化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机制。
Q:对“十四五”期间港口行业发展前景有何期盼?

毛剑宏: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国内港口也正处于由大到强的转型期,党中央提出的“新发展格局” 为港口业进一步强化枢纽优势、发挥作用创造了重大机遇。我们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大局, 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

争当推动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角色。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港口企业将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成为全球优质资源、国内大市场的引力场,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贡献港口的力量。

永葆高质量发展的本色。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港口行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国内港口也将不断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港口功能由单一装卸仓储向物流、金融、航运服务、开发建设等多功能拓展,全面提升港口服务的效率和品质,推进港城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绿色、安全、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擦亮绿色环保的底色。伴随着公众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传统港口和航运业存在的污染、能耗问题逐渐引起重视,绿色发展已成为港口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港口企业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清洁低碳的港口用能体系,加强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努力打造绿色、美丽、生态的港口。

提升智慧港口的成色。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将赋能智慧港口建设,对港航生产、运营模式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港口在积极推进新一代自动化码头、堆场建设改造的同时,也将大力推进港口无纸化作业,不断应用和推广“一站式”“一网通”等信息服务系统,在服务标准化、营销一体化、服务在线化、单证电子化等方面大胆创新,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与上下游产业的有效衔接、业务协同。

走出港口发展的特色。当前, 港口生产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于任何一个港口来说, 要想勇立潮头、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港口特色衍生服务,提升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柔性化的服务能力,就必须把握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的新机遇,以更宽广的视野谋划开放发展的新思路,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以大格局、大担当彰显港口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