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务为先,着力培养大国工匠——专访振华重工总裁黄庆丰
2016-12-23 10:59 来源:上海振华重工
2017年,由上海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全球第四代全自动化码头将在上海洋山港四期正式投入运行。
硬件做软,软件做硬 品牌增值服务为先
作为世界知名的港口机械制造商,振华重工最初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其港机业务,而如今的振华早已形成了港机、海工、大型桥梁钢结构、系统总承包、投融资、一体化服务、海上运输安装以及电气产品软件开发等八大板块分头并进的格局。
振华重工总裁黄庆丰介绍说,港机市场是振华重工传统优势市场,已连续18年位居世界第一。一项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全球82%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简称岸桥)来自振华重工。而海工产业虽然遭遇市场寒冬,但凭借关键核心机电配套件自我满足率的优势,振华还是在压力面前主动作为。
今年年中,振华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单臂12000吨起重船交付使用,说起这个"大家伙",黄庆丰显得颇为自豪。"这台12000吨起重船之所以受关注,主要是因为其巨大的起重量,打个比方,这个起重能力相当于一下子可以吊起60架波音747飞机",黄庆丰说,这样的起重能力加上动力定位和驱动,就可以在海上实现非常强大的功能,解决许多救捞、吊装方面的问题,"比如明年这个浮吊就可能到韩国做一项比较大的打捞工程。"
"从卖硬件转向卖软件、从卖设备转向卖系统",在振华重工内部确定的转型思路中,把硬件做软、软件做硬是对工作的新要求。为此,振华不仅拓展了港机等硬件产品的后续服务,在海外开出了26个"4S店",更着力在系统集成方面做文章。
以目前正在进行调试的洋山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为例,黄庆丰介绍到,这个项目从硬件到软件都是由振华提供,包括桥吊、轨道吊、无人自动导航小车等在内的整套系统,"届时所有的集装箱装卸工作控制都将在中央控制室进行,码头现场几乎看不到人,预计2017年底前将可正式运营。"
创新不止,追求精品 海派匠心关键在人
为了转型成为"中国智造"的领跑者,振华重工提出,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从卖产品转向卖精品。今年年初,振华重工与华为公司、中国高铁等获得中国政府质量领域最高奖——中国质量奖前三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名片"。对此黄庆丰说,振华一直把创新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创新是振华重工由跟随到引领行业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量。"
黄庆丰表示,振华把科技研发队伍看得非常重,"公司每年会将产值的3%-5%用于科技研发投入,并召开科技大会重奖科技研发功臣。"目前,振华重工拥有数十项世界领先的、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核心技术。
谈到对于"海派匠心"的理解,黄庆丰说,“匠心”,就是指要有工匠精神,上海人天生精细,“上海师傅”是“海派匠心”、工匠精神最好的代言人。在黄庆丰看来,"工匠精神"应该是一种精雕细琢、把品质从99%提升到99.99%的努力,是一种不受外界物质世界干扰的钻研,是一种融入了思考的匠心独运,是一份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持续热爱,是一份对所从事行业的传承和创新。每一个产品生命力旺盛、美誉度卓越的背后,体现的是生产者的"工匠精神"。
黄庆丰认为,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制度上的改变和氛围上的营造。首先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对一线产业工人的培训制度;其次要通过制度顶层设计,转变“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保障机制;第三,要为优秀的产业工人、工匠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要在职业技能评定上为他们提供便利渠道,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例如,为了发掘优秀焊工人才,攻克急难险重项目的焊接难题,振华重工成立了焊工之家,对于通过考核进入焊工之家的焊工,根据技能考核分数的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级会员,由高到低每月发放数额可观的会员津贴,很多高级焊工的工资比白领还要高。
"通过对一线优秀工匠的宣传,营造一种重视工匠、呵护工匠的氛围,同时让一线优秀工匠通过项目、通过行业本身,找寻所从事工作的价值,提升工作责任心。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更多的'上海师傅',培育更多的'振华工匠'、'大国工匠'",黄庆丰如是说。
-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