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港“‘一站式’区域性港口物流信息枢纽”项目获奖
2021-01-26 14:44 来源:南京港集团
作为江苏百万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省级一类大赛,日前,首届“华设杯”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正式发布获奖作品名单,南京港集团“‘一站式’区域性港口物流信息枢纽”项目荣获三等奖。
南京港龙潭港区是长江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主港区,是国家级港口型(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已经建设成为江海集装箱转运中心、近洋集装箱集散中心、远洋集装箱集并分拨中心、汽车滚装运输与仓储中心。2020年,龙潭港区靠泊船舶1万余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2万TEU,汽车滚装11.7万辆,汽车仓储10.4万辆,进出港集卡106万车次。
针对“数据多、客户多、业务多、流程多”的特点,南京港集团运用EDI、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建成了“一站式”区域性港口物流信息枢纽,构建了口岸直通中心、业务办理中心、客户服务中心, 实现数据“一收多发”“第三方存证”“格式互换”和“数据汇集”,改变了传统的多对多信息服务模式,通过运营一体化、设施互联化、物流协同化、业态开放化、服务智能化、组织生态化, 打造了便捷、高效的物流生态圈,有力支撑了航运物流中心的发展。
目前,物流信息枢纽拥有注册用户4700多个,涵盖220余家船公司,530多家运输车队,4900多辆集卡车。数据联通上海、南京、安徽、江西、武汉、重庆、宜宾等多个港口,已形成客户、船舶计划、船舶规范、提单、取送箱、查验等15大类主题数据库,海关放行、检验检疫进出口查验、海事危险品申报、高速公路优惠申请、船公司舱单、船公司放箱、代理提送箱、车队进出门,国铁数据交换等电子报文标准69种,日均处理报文2200多个,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数据协同 提升生产经营效率
物流信息枢纽运用物联网、GIS、北斗、智能视频、边缘计算等信息技术与港口生产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智能堆场、智能理货、智能配载、智能闸口、设备远控等港区作业无人化管理新模式。闸口出闸时间控制在5秒,空车提箱从1分钟减少到15秒,还箱从3分钟,减少到45秒。集装箱翻倒率下降30%,船舶智能配载从1小时减少到10分钟,从而加快整个南京港物流链活动和资源优化,提高港口生产组织和物流营运效率。
数据互联 提升多客户服务水平
南京港集团始终秉承客户服务理念,通过汇集和处理港口生产、水陆运输、商贸流通、仓储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船代货代等不同物流环节的数据资源,实现报文信息在港口企业、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口岸监管等部门之间一次传输共享,使得设备交接单、内贸提单、预配船图、预配清单、适配船图、积载船图、理货报告、内贸提单、实装清单、装载清单、货物舱单、出门证等单证电子化率100%,并提供定制化信息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物流周转效率,降低全程物流供应链成本。经测算,物流信息枢纽每年为相关方客户节约人力成本2000多万元,交通成本500多万元。
数据共享 提升口岸监管能力
物流信息枢纽打通了船舶、港口、货主、运输公司与口岸监管部门的数据互联,实现了进出口报关、海关查验、海关放行申请、运抵报告等信息的直通互换;实现了检验检疫进境空箱、出口箱食品适载性、出入境动态全跟踪、省级执法平台等信息的直通互换;实现了海事危险品申报、船港货预配舱单、清洁舱单等信息的直通互换。“一站式”信息服务的“一单多报”、网上远程申报、网上查询等业务功能,使业务办理时间减少60~70% ,通关效率提高20%以上。
数据融合 促进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通过建立水运、港口和铁路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换和互认,构建了 “一站托运、一次认证、一单到底”的多式联运服务新模式。打通与上海路局、铁路总公司的数据交换通道,实现路局到发货票、货物装车费用、日装车计划落实、南京东站现车、南京东站以远预报、南京北站现车及预报、车号轨迹追踪等信息融合,解决了货等车、车等货的问题,取送车效率提升25%,火车在港单次停留时间缩短1小时,实现计划车辆全国范围的轨迹跟踪。现场货权交易电子签名,调送单100%电子化。
“一站式”区域性港口物流信息枢纽作为交通运输部智慧港口示范项目,获得了5项软件著作权,在通过验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已经推广应用至江北集装箱、太仓港、镇江港、张家港港,形成了港口集装箱运输“大数据、大通关、大流通”格局,将更好地服务南京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为畅通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大通道、支撑“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