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山港智慧”打造全球干散货全自动化码头建设“中国样本”
2022-08-10 14:57 来源:烟台港
烟台港西港区40万吨级矿石码头正在进行“深圳矿业”轮卸船作业,这是这个全球首座专业化干散货全自动码头今年接卸的第16艘40万吨级矿石船舶。在作业现场,6台巨型橙红色卸船机灵巧地舞动着“机械臂”,将铁矿源源不断地抓取出舱,配合飞速转动的皮带和与之遥相呼应的堆取料机及装车机,卸货、装车,整套流程精准运行,丝滑流转,一气呵成。
“曾经很向往‘集装箱自动化’作业,如今我们率先实现了‘干散货自动化’作业。”山东港口烟台港矿石公司副总经理于新国。
这里首创全球领先的卸船自动化技术,综合接卸效率提高21.9%;首创全球领先的装船自动化技术,散货装船综合效率提高22.6%;首创全球领先的装车自动化技术,火车平均在港停时压缩20.8%;首创全球领先的清舱智能化技术,改变了传统人工下舱作业的工作状况,实现了清舱作业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全球领先的流程线设备故障预控系统技术,码头流程线设备技术状况可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控;并创新推出全球领先的料场数字化技术,动动手指便可实时掌握堆场信息。
“并非干散货码头不想努力,但确实太难了。与标准化的集装箱作业相比,干散货形态多样,运输船舶类型不尽相同,作业对象和作业工艺皆有较大差异。”于新国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卢聪。
干散货作业具有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劳动力成本高等特点,实现干散货自动化码头升级意义非凡。可一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港口升级多聚焦于集装箱码头的新建和自动化改造,对干散货专业化码头自动化技术攻关却望而却步。
将高度自动化应用于作业流程复杂多变的干散货码头,很多港口人都认为这只是个可探讨却不可躬行的课题。干散货自动化曾一度成为港口领域的一块“坚冰”。
突破高精度混配技术,只是干散货码头自动化升级的万里长征第一步,在打破这一关键点的“坚冰”后,还必须对整条作业线的技术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全系统、全流程、全自动。
终于,山东港口在烟台港向全球发布了“全系统、全流程、全自动”全球首创干散货专业化码头控制技术,为全球传统干散货码头自动化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
“全系统、全流程、全自动”的全球首创干散货专业化码头控制技术,在大幅提高综合作业效率的同时,有效助推港口节能减排和节支降耗,较传统码头能耗降低10%,年成本可压减4300余万元。
-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