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热点>产经
产经

我国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港口应该怎么做?

2024-06-12 20:41  来源:中国交通报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经济、科技、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也在明显增加,全球各国更加注重产业链区域化和供应链多元化,以保障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当前,我国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我国港口更好发挥枢纽作用,畅联全球海上大通道,支撑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定全球供应链,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专业化高效率现代物流体系,推动全社会运输降本增效,以绿色、智慧、平安等高质量发展标准要求港口与产业、城市协同联动、转型升级。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十五五”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我国港口应紧紧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对标“四个一流”,重点在补齐短板、促进融合、提升服务、强化创新、绿色转型、深化改革上下功夫,着力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创新驱动转变,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几方面工作:

持续推进能级提升,建设港口“硬核”力量。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考察时强调,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十五五”期,全面提升沿海港口“硬核”能级,推进沿海港口硬实力全面提升。一是全面提升沿海重要港区进港航道能级,全面保障能源原材料、集装箱、LNG等重要货类码头布局、船舶进出港通航等级需要。二是重点强化沿海港口专业化码头韧性安全供给水平,优化煤炭、原油、矿石、集装箱、LNG、商品汽车等码头区域性、结构化布局,显著提升专业化码头平峰期保障、高峰期韧性供给能力水平。三是持续推进沿海港口“走出去”战略,支持海外港口布局建设,构建以沿海港口为枢纽节点的“一带一路”航运网络,支撑我国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四是继续沿海港口试点示范工程推广应用,加强经验推广和工程实际应用,促进沿海港口硬实力显著提升。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推动高质量协同发展是“十五五”时期港口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服务区域重大战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一是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完善以国际枢纽海港为引领,主要港口为骨干,地区性重要港口、一般港口相应发展的多层级协同发展格局。二是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世界级港口群,推进山东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建设,前瞻性谋划长江口等重点区域战略性新港址,不断提升港口群服务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以港口群为基本形态,引领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三是推进港航资源整合“升级版”,实现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鼓励大型港航企业以国际枢纽海港为核心,按照市场化规律,整合相关港航资源与要素,完善专业化运输服务网络,促进干支联动、江海互动,提升区域港口现代化水平。

助力建设美丽中国,满足美好出行需要。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港口的发展建设,应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港口运输服务本质,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求。一是优化琼州海峡客运滚装码头布局,推进港航一体化发展。二是加强与城市公交和其他运输方式衔接,探索港旅融合,推进与海岛旅游融合发展。三是大力发展邮轮运输,丰富邮轮旅游航线和产品。四是提高长江干线省际旅游客运软硬件水平,建设高品质的内河游轮码头,发展长距离精品度假航线、中短途特色旅游航线和库湖区生态休闲旅游。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赋能建设智慧港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作了深入论述。港口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应面向港口的基础设施、生产运营、物流服务、发展模式、制度环境等场景,积极培育港口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一是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整合港口、航运、贸易等数据,打造港口“智慧大脑”,完善港口资源监测管理平台,推进“BIM+GIS”技术在港口规划、设计、建造、维护等各阶段的应用,促进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二是提升港口码头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5G、北斗等在港口重点区域实现深度覆盖,因地制宜推进既有集装箱、大宗干散货码头装卸设施的远程自动操控改造,建设新一代自动化码头。三是聚焦对外服务平台建设,提升运输物流便利化水平,大力推进“单一窗口”和线上线下协同服务能力建设,以集装箱干线港为重点建设港口智慧物流协同平台,推进港口、航运、铁路、公路等环节数据互联共享,推动相关物流作业协同运营,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全球航运服务网络等。(姚海元 王达川 耿彦斌 丁文涛 李善友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