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专题*专访>专访
专访

霍高原:发力港产城融合 剑指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2021-03-02 14:26  来源:中国港口


到2025年,山东港口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实现新突破:转型发展实现新跨越;规模实力实现新提升;经济效益实现新增长;投资比例实现新优化……

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一年多以来,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在以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为“班长”的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东港口)领导班子带领下,谋求转型的山东港口,大刀阔斧实施一体化改革, 发力港产城深度融合,剑指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Q:面对2020 年的特殊形势,山东港口取得不俗的成绩。未来,疫情形势依旧复杂多变,集团将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以适应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霍高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离不开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出口与进口的中心环节,山东港口紧紧把握国内消费趋势新变化和拉动内需的国家政策机遇,积极对接腹地消费需求。

山东港口紧密结合国内大循环与美好生活需要,于变局中开新局。积极融入、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正由单一生产资料运输港向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综合运输港转型,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2020 年7 月31 日,“2020 进口生活消费品大会”在青岛成功举行,“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同步揭牌,标志着山东港口初步建成以济南、青岛为中心,临沂、日照、即墨等地为分拨基地的生活消费品保税仓储、分拨配送等业务为一体的生活资料供应生态链。

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山东港口在承载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打出“组合拳”。海向,开航线、扩舱容、拓中转, 海丰国际控股、马士基航运先后开通两条东南亚直达山东港口的冷链航线。2020 年山东港口新增航线36 条,总航超过300 航次,稳居中国北方港口之首。陆向,开班列、建陆港、拓货源,新建淄博、济南、泰安等3 个内陆港,新开6 条班列线路,71 条海铁联运班列连接世界, 构建起国际国内低成本、高效率生活资料物流大通道。

在新发展格局下,山东港口既是内外双循环的“双节点”,又是国内南北东西大循环的“双节点”。从国内大循环看,山东港口腹地宽广, 山东人口超过1 亿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第2,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山东3 345 km 的海岸线拥有四个港口集团的300 余个生产性泊位,经营11 个业务板块,是黄河流域的经济出海口,是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重要平台,拥有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对促进各类市场资源要素加速流动、循环、联通有着独特的枢纽作用。

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看,山东港口是中国北方最主要的出海通道、东北亚地区的桥头堡, 是东向日韩、西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在服务全球贸易流通, 开展经贸往来方面拥有多方面优势。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随着RCEP 贸易协定、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落地,山东港口抢抓机遇, 更好地发挥港航优势,加强与日韩港口的合作, 推进做大日韩市场,不断加快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
Q:山东港口经过1 年多的一体化改革, 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那么, 作为一家重组企业, 山东省港口集团是如何在短时期内实现蝶变的呢?

霍高原: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1 年多以来, 基本实现了港口规划“一盘棋”、资源开发“一张图”、管理服务“一张网”目标,主要得益于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把关定向和战略指引作为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山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重大使命任务,为山东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持续加力增效,在解决东西、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等方面不断发挥更大作用,为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廓清了迷雾、指明了方向。

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和巨大潜力。14 亿人口的统一市场,4 亿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一带一路”释放的强劲动能,都为山东港口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发展环境。

得益于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强力推进。山东省委、省政府以历史的眼光、发展的思维、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作出了实施港口一体化改革的战略决策。一体化改革推进过程中,山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省领导分头推进,以对发展负责、对事业发展的决心和魄力,使全省港口一体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

得益于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与已经实施港口一体化改革的省份相比,山东省沿海港口改革方案论证充分、步骤清晰、全面彻底、不留退路,不仅集众家之所长,又成功避免走老路、走弯路,完全符合省情、市情、港情, 做到了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统筹兼顾与利益共享相结合。

得益于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多方共赢。通过妥善处理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既实现了统筹规划、集约发展,又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理解、大力支持。通过理顺各个港口企业之间的关系,保持了各个港口企业的相对独立经营,解决了长期以来区域分隔、重复投资、同质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的顽疾。通过正确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逐步实现员工与企业从“整合”到“融合”再到“耦合”的转变。

得益于党建引领、凝聚改革合力。在一体化改革过程中,省直各厅局部门自觉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提高站位,勇于担当,成立专班、履职尽责,全力推进港口一体化改革。沿海各市党委、政府统一思想认识,密切协调配合,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实。港口合作伙伴和广大客户在战略合作、市场开发、业务拓展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认同和大力帮助。省港口集团党委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 强化党建统领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恪守“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20 字标准,走出一条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
Q:当前,全球港口都加快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脚步。山东港口作为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下一步将如何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口?

霍高原:2020 年5 月27 日,《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山东港口为全国首个“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单位。“智慧港口”正是山东港口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优势领域,“智慧港口看山东”已是港航业界共识。自成立以来,山东港口迅速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多项探索已经走在全球前列, 比如我们建成了全球领先的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和自动化堆场,解决永续充电、无人驾驶等世界难题,作业效率提升30%,缩减人员50% 以上,引领我国港口智能等级迈入世界最高水准。

下一步,山东港口将发挥“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优势,着力打造“一标准、两平台、三工程”:“一标准”即自动化码头相关技术标准;“两平台”即区域性港口物流生态圈综合服务平台与港口企业集团智慧大脑平台;“三工程”即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信息系统工程、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工程、智慧港口信息基础设施工程。对内,我们加大智能港口、智能码头攻关力度,优化提升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率先制定并推广自动化码头标准,积极研究试用新一代空轨技术,始终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对外,我们广泛吸引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校等高尖端机构,构建“1+N”一体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山东港口转型升级,为中国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探索全新的发展路径,出示范、出标准,向全国推广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经验, 不仅做全国一流,而且争做世界一流。
Q:2021 年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山东港口自身有何规划?对“十四五”期间港口行业发展前景有何期盼?

霍高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 展望“十四五”规划,山东港口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要求,努力在新发展阶段中找方向、在新发展理念中找方法、在新发展格局中找站位,不断在育新机、开新局上加力增效,蹄疾步稳地推进实施山东港口“十位一体”发展战略体系,加快港口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步伐,在提速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征程上不断开拓、砥砺向前,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六稳”“六保”大局、服务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到2025 年,山东港口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实现新突破。转型发展实现新跨越, 规模实力实现新提升,经济效益实现新增长, 投资比例实现新优化。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建成全球智能港口样板,国际领先的物流枢纽港建成集装箱国际枢纽、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中转基地、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 国际领先的产城融合港建成全国港产城融合发展样板,国际领先的金融贸易港建成港口大宗商品交易样板,国际领先的邮轮文旅港建成特色鲜明的全国邮轮文旅小镇样板。

随着RCEP 贸易协定、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签署,“十四五”期间港口行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更大的历史机遇。国内大循环的形成将极大地带动内贸和支线航线市场的增长,南北经济产业和消费结构差异将带来巨量的海运货物需求,国内庞大消费市场的开发也将为冷链物流、跨境电商、邮轮等新业态带来新机遇。随着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赋能交通强国建设,沿海港口作为重要的战略实施载体,港口将形成在智慧绿色、港产城融合发展等领域取得突破、港口服务网络向供应链全程物流网络转变以及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模式更加成熟稳健的趋势。

[上一篇]    [下一篇]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