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专题*专访>专访
专访

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的雄心与情怀——专访招商局港口控股总经理白景涛

2016-08-23 11:08  来源:港口圈


更名是为打造以港口为核心的生态圈


6月3日,招商局国际(HK00144)在香港召开股东大会,正式由“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更改为“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此次更名在业内外媒体引发较大反响及行业持续讨论。

记者:从“国际”到“港口”,两字变更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白景涛:由“国际”变为“港口”,面向企业外部的商业合作伙伴时,更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业务,使社会各界对本公司的角色和形象更加明确。对于企业内部来讲,更名同时也对外表示我们的决心,我们有信心聚焦港口上下游产业链,把港口的主业做大做强。

过去公司主要专注在港口的投资开发以及管理和运营,现在将围绕港口为核心的生态圈建设,往上游是做港口咨询服务、港口建设管理。往下游会做船代、货代、船舶、客户端,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这是线的关系。从圈的关系上来讲,将执行招商局集团提出的打造“前港——中区——后城”模式,围绕港口为核心,以临港产业园区为载体,实现成片区域的整体发展。这一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以港口先行、产业园区跟进、配套城市新区开发,实现了港口、产业、城市的联动,将政府、企业和各类资源协同起来,可视为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就目前来讲,目前正在将这一成功模式拓展至非洲的吉布提港、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

布局海外是商业考虑与国家倡议的“一举两得”

2015年全球港口增长,总体增速仅维持1%左右,而亚洲港口增幅则不足1%。在全球港口增幅放缓的大背景下,招商局港口2007年海外投资的第一个集装箱港口—斯里兰卡科伦坡集装箱码头,在2015年增幅高达1.28倍,交上了全年集装箱吞吐量156万标箱的亮眼“成绩单”。

记者:招商局港口选择投资海外港口的标准是什么?

白景涛:海外投资首要考虑的是要有收益,能为股东创造价值;其次是考虑国别风险,该国战略,政局是否稳定等原因。

招商局港口投资海外港口,主要考虑三点:

一是腹地经济状况。沿海港口跟腹地经济具有强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往哪走,产业就往哪走,货才往哪走,最终港口才会往哪走,船也会去到哪。

二是国家战略走向。国家近几年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而国家级的战略一定跟经济相关。

三是从战略来看,国外投资的港口或许不能马上获得收益,投资回报率时间会更长一些,而招商局港口的介入,则产生了一种“化学反应”,实现资产有效利用,提高资产回报率。从商业的角度出发布局海外,获得良好投资回报率,并与国家战略契合,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记者:近几年多家港口集团都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作为走出去的“先行者”,招商局港口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白景涛:中国港口与国外港口处于不同的体制框架下,国内有强大的政策支持,而且港口人干事的热情和愿望也处于不同的等级上。

第一,任何商业活动要在对方国家的法律保障下进行,任何在当地从事的活动要遵纪守法,按照正常的商业流程,在法律框架内做事;

第二,要具有风险意识,这样对风险就有了一半的防控作用。

第三,更好的方法是在当地拥有良好的合作伙伴,这样更能事半功倍。

做到这几点,就基本规避了政治及商业风险。如果遇到突发的恐怖袭击,或者当地政府更替对项目运营有干扰,因而影响正常的运营,则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

企业并购,买企业就是买文化

记者:对于国际化企业的定义一般理解是“一半资产在海外,一半员工来自海外,一半利润产自海外”。招商局港口的国际化目标是否也是如此?

白景涛:不同行业海外资产的占比是不同的,港口也有港口的特点。对于招商局港口,这一比例的理想状况也许是30%和70%,截止2015年底,公司海外资产占比为19.4%。全球十大港口中,中国港口占据七席,中国在全球港口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主导地位。

记者:招商局港口国际化进程中,如何融合中外的文化差异?

白景涛:招商局集团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力量,它以理解、开放、容错、学习、创新等精神内涵作为支撑。招商局港口作为二级公司,我的看法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最终实现大家和平、互利、共赢。

无论是收购还是建设,首先做到尊重对方,建立平等互信的合作基础,这样企业的管理就容易理顺了。例如,在收购土耳其Kumport集装箱码头,他们原有的运营团队做得很好。收购之后,招商局港口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考核指标,派驻人员介入他们团队,了解他们的管理运营模式,但是不会影响当地团队的运作。如果当地团队的运营模式好,接着做;如果不好,招商局港口才会考虑更换。收购企业,不仅是股权收购,同时也是买文化。如果在当地无法实现文化融合的话,最终导致的结果或许就是欲速则不达。

航运联盟对港口的影响:“打铁还需自身硬”

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当前航运市场依旧处于低迷状态,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局面,各大班轮公司纷纷选择“抱团取暖”,成立OCEAN alliance、THE Alliance和3M。各大联盟的船公司都参股了码头,马士基、中远海、达飞等通常趋向于在自己主要航线挂靠的港口投资建设码头,通过主要航线与码头的连结构成一个系统的运输网络。

记者:作为中国领先的港口运营商,航运企业联盟对招商局港口有哪些影响?

白景涛:航运联盟的冲击,作为公共码头运营商,招商局港口缺少一个作为支撑的船公司,也在考虑是否需要跟船公司结盟来应对挑战。

但在我看来,联盟不是最终的解决方式,关键还是在于自身的强大。“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身能力强,无论什么联盟,我们都拥有话语权。

总之,首先要把自己做强;第二,要么和船公司合作,要么和区域内的港口合作,要么区域外的港口合作,通过合作实现共赢;第三通过生态圈的建设,围绕便利化,围绕互联网+,围绕客户提供最佳的物流解决方案,有能力、有本事把整个生态圈建设好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竞争力就有了。论是我们去做跨界,还是人家跨界到我们行业,都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生态圈的建设不是要“干掉”谁,而是期望把行业“蛋糕”做大。

招商局港口今年的货物吞吐量肯定会比去年多。一是今年有大连港的收购;其次会加强内部管理,深入推进深圳西部港区的整合;其三是和国内其他港口进一步合作。所以整个收入和集装箱吞吐量都有一定的增长。

招商局港口业务不仅仅是海港

记者:您刚刚说到跨界这一词汇,港口的概念已经不局限于海港,还有空港。招商局港口是否对空港业务也有兴趣?

白景涛:招商局港口不仅做海港,业务范围已经涵盖至空港。目前与AAT(香港亚洲空运中心货站)已经有合作,由于贸易的碎片化,将会导致物流碎片化,装载18000TEU的大型船舶使得航线会越来越集中,船的数量将越来越少,快速而大量的运输将是物流业面临的挑战。但放眼空港市场,盈利的空港比较少,所以我们还是立足于海港,同时也会不断寻找空港的商机。

采访手记:在未见到白景涛先生之前,我以为今天的这位受访者是严肃的。但当他跨进甬城厅接受我们的专访开始,言谈中呈现的却是一位企业家的务实与低调。当聊到文化,聊到竞争的时候,思路开阔的他更是金句频出。招商局港口开放、创新、公平、透明的企业文化,从这位“掌舵者”言谈中,或可管中窥豹!

[上一篇]    [下一篇]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