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深度
深度

推进港口数字化转型升级 赋能水运高质量发展

2023-11-23 14:23  来源:中国交通报


智慧港口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先行领域,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新时代水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布了港口功能优化提升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第一批),聚焦已建港口码头的智慧化改造,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模式,为推动港口数字化转型指明了重点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智慧港口既是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质量的重要载体。我国智慧港口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当前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18座、泊位54个,已建和在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自动化码头在促进港口降本增效方面优势不断显现,国内已建成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较传统码头人工成本降低70%—80%,作业效率提升30%—40%。在应对疫情过程中,自动化码头表现出明显服务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在保障物流供应链稳定和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也要看到,我国港口90%以上仍是传统码头,多数处于智能化初级阶段,体量大而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数据赋能不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仍然突出,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通知》强调依托已建、在建港口,赋能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再升级,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有效场景的规模化应用驱动港口实现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强调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融合创新,推动港口生产经营模式变革,增强港航物流服务效能。试点方向有利于补齐智慧港口发展短板,增强港口能力韧性,巩固强化港口“硬核”力量,增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聚焦自主创新 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研发

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是重要的试点方向,强调引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港口产业链条发展,提高技术核心竞争力,为智慧港口发展提供更多中国方案。

一是加强自动化码头操作系统自主研发。码头操作系统是智慧港口的“中枢”。目前,我国部分港口在操作系统方面尚未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部分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码头操作系统底层关键技术仍然有待突破。要加大力量推动自动化集装箱、设备控制系统等进行更高水平自主研发,力争实现全面自主创新。同时,开展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多阶段、多设备自主协同柔性控制算法研发,推进干散货码头操作系统自主研发,全面打造自动化码头“中国芯”。

二是加快港口作业装备关键技术突破。加大港作机械等装备智能化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强设备核心关键零部件的研制、整机集成应用开发,推动大型港口“概念设计—核心技术—硬件装备—系统集成—工程应用”的全过程创新。智能化改造不应仅仅停留在“大拆大建”“智能装备购置”等方面,更应强调人工智能算法、港口大模型融合应用,强化港口资源配置,提升码头生产经营整体效能,探索干散货码头、粮食码头、滚装码头智能化升级方案。

三是加速北斗等新技术与港口融合创新。以场景为驱动,推动港口应用北斗技术开展智慧升级,助力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应用场景。加速北斗技术与港口水平运输、精准调度、安全监测等现场作业的规模化集成应用,提升码头自动化精准运输作业效率。通过“5G+北斗”,开展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集卡开放式混合作业,探索复杂作业环境下无人集卡并发作业、自主规划路径、货物精准装卸等场景应用。

注重协同服务 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智慧港口建设需要由单一港口运营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枢纽转变。本次试点提出要在挖掘新业态、打造新模式,整合政府企业、供应链上下链条信息资源,集聚产业全要素,推动港城融合、交旅融合发展,助力全新港航贸易生态圈层建设等方面开展示范。

一是推动港航一体化调度。整合港口、海事、海关、引航、船代、货代等资源,打破政府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港航一体化协同调度,提升港口运营效率。汇聚港口、水路客运、旅游信息资源,为旅客提供全过程工业旅游服务,探索交旅融合发展,构建国际港旅游客运服务新生态。

二是推动港口产业链协同创新。围绕港口价值服务链,积极探寻业务变革与服务创新。推动港口物流与口岸监管的深度融合与联动,大幅提升港口物流各环节运行效率。创新港口物流模式,探索区块链信用机制,充分融合港口、航运、贸易等各节点数据,促进上下游产业链有效衔接、业务协同,共同推动港口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

本次试点对港口智能化改造升级有积极示范和引导作用。在港口智能化改造升级方面,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形成港航产业发展新生态,力争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推广应用成果,充分发挥试点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港口服务保障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