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于招商国科:港机新能源时代的风口何在?
2024-03-05 21:58 来源:招商国科
马士基集装箱码头公司(APM Terminals)和迪拜环球港务集团(DP WORLD)最近发布的白皮书预测,电池驱动型集装箱装卸设备(Battery-Electric Container Handling Equippment)正处于突破风口之中。
港机的使用现状(Status Quo)
在全体港口从业者致力于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过程中,消除集装箱装卸设备的气体排放是一个巨大挑战。全球集装箱装卸设备车辆估计有100,000-120,000辆,每年排放1000万至1500万吨二氧化碳。对于码头运营商来说,这可能占据其范围1和范围2排放总量的50-60%。
中国港口行业运力涨势大,正面吊、堆高机、集卡、叉车等各类港口设备不停运转,在追求经济效益之时,减少碳排放也被提上日程。2023年9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明确指出,聚焦港口等典型应用场景及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开展电动挖掘机、电动装载机等电动化产品的示范应用等。
由于接触式供电集装箱装卸设备只能在有限范围内移动,因此为其提供动力相对容易。然而,对于行驶范围更广泛的非接触式供电集装箱港机,如跨运车、码头牵引车和堆垛机,脱碳是一个巨大挑战。
此外,高成本是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由于电池成本高且缺乏规模,电动集装箱跨运车的设备价格预计高出50%,电动集装箱正面起重机高出70%,电动码头牵引车甚至高出150%。此外,还需考虑充电基础设施成本以及额外的充电停机时间。
光明的前景(Positive Outlook)
尽管如此,该白皮书勾勒出一个光明的未来。它明确了四个可以缩小电动装卸设备总体拥有成本差距的因素,包括规模普及、标准化和模块化、减少充电停机时间,以及政府和客户的激励措施。该文还指出,只要整个行业生态系统(包括运营商、原始设备制造商、港务局、政策制定者和客户等)共同行动,这一局面将很快迎来春天。
如果这些措施能在未来几年内实施,电力驱动的港口运营模式将以超出许多运营商想象的速度变为常态。
-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