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热点>航运
航运

中国“海上巨无霸”能否走出航运周期性低谷

2016-02-19 12:27  来源:解放日报


由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重组产生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昨天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此次重组共涉及资产交易74项,交易金额600亿元人民币,堪称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交易。完成如此大规模的重组任务后,中国“海上巨无霸”能否走出全球航运周期性低谷,令世界瞩目。


重组目的提效又提质

2015年8月7日,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两家集团所涉及的8家上市公司宣布停牌,拉开了改革重组的帷幕。12月初,国务院正式批复两家集团实施重组。今年2月1日,中国远洋、中海集运和中远太平洋分别召开股东大会,相关重组方案均获得中小股东高票通过。

高效的背后,是两家船公司都看清了形势,认准了方向。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许立荣表示,通过重组,中国远洋将成为包括集装箱航运和码头业务在内的集装箱运输服务供应链平台,中海发展将成为油气运输平台,中海集运将成为综合性航运金融服务平台。整体而言,这次改革重组方案既满足了股东利益,也考虑了解决企业当前困难的复杂性。

新集团成立后,新的中国海上“国家队”将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点。更重要的是,此举也是应对航运周期性波动的必然选择。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特别是干散货航运市场形势尤为严峻。目前,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指数(BDI)已跌破300点,连创历史新低。与此同时,国际航运市场也呈现出经营规模化、业务联盟化、船舶大型化等趋势,更多的船公司为了生存发展,通过兼并重组,形成有效的规模优势,同时无论是集装箱船,还是干散货船都进入大船时代,船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不断地追求规模效应。

许立荣说,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格局,中国航运企业面临多重困难。“我们原先两家企业不具备规模优势,业务资源同质化严重,在国际国内细分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重组后,经过深度整合,将重新架构全球航运物流产业链的业务分工、价值创造和分配格局,实现企业经营规模化,将规模效应转化为竞争能力;实现商业模式联盟化,将协同效应转化为协同效益;实现船舶发展大型化和低碳化,提升运营效率和发展质量。可以说,这是此次重组的基本逻辑。

多产业集群应对周期性

中远、中海重组,产生了真正的“海上巨无霸”。

据统计,重组后新集团在运营规模上实现了新突破,拥有4个“世界第一”:分别是船队综合运力达到1114艘,共8532万载重吨,干散货自有船队运力达到365艘,共3352万载重吨,油轮运力达到120艘,共1785万载重吨,杂货特种船队运力达到300万载重吨。

此外,新集团还拥有6个“世界前列”:其中在全球的集装箱码头将超过46个,泊位数超过190个,集装箱吞吐量9000万标准箱,排名世界第二; 全球船舶燃料销量超过2500万吨,排名世界第二; 集装箱租赁规模超过270万标准箱,居世界第三; 集装箱船队规模158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接单规模以及船舶代理业务也稳居世界前列。

船队规模的增加,带来了产业能级的提升。依据“规模增长、盈利能力、抗周期性和全球公司”四个战略维度,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将着力布局“6+1”产业集群:一是航运产业集群,主要包括集装箱运输、干散货运输、油轮运输、液化天然气运输、客轮运输、码头投资经营等业务。二是物流产业集群,主要包括工程大件物流、杂货特种船运输、货运代理、仓储网络、多式联运、船舶代理、理货等业务。三是航运金融产业集群,主要包括船舶及设备租赁业务、航运保险业务、供应链金融、物流园区投资、股权投资业务和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资产投资业务。四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包括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船舶修理改装、集装箱制造等业务。五是航运服务集群,包括船舶管理、船员管理、船舶备件采购、通导技术管理和船舶燃料、物料供应等业务。六是社会化产业集群,包括地产资源开发、酒店管理、海事院校、医院等社会化服务业务。七是结合上述业务,开展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互联网+相关业务,推动各业务升级和转型。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总经理万敏说,“6+1”产业集群的布局,就是为了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以航运、综合物流及相关金融服务为支柱,全球领先的综合性物流供应链服务商,以此抵抗航运周期性,实现“多点开花”。

助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重组成立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将总部放在上海,这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此,许立荣表示,上海航运环境非常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受到世界瞩目。上海港连续5年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一,国际航运仲裁、海事保险、航运金融等航运服务业都在上海取得很好发展,这为新集团在上海开展总部业务,打造世界一流的物流供应服务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感谢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新集团落户上海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相信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将借力上海航运市场的发展,同时也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落户上海,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带来更多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重组前,中远、中海两大船公司的集装箱船队规模分别为世界第6位和第7位,重组后,集装箱船队规模跃居世界第4,一举从世界第二梯队,上升至第一梯队。”万敏说,更重要的是,资源整合后,新集团有能力进行全球航线布局。“过去,中国的船公司只能在中美、中欧,或东南亚等航线上布局,船队达到一定规模后,中国船队的航线可以遍及南美、非洲等各大市场,还可以进入到第三方航运市场,这样就能实现真正的国际竞争。而对上海而言,由于海运‘巨无霸’的到来,更多的国际航运资源将在此集聚,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性功能将进一步彰显。”
[上一篇]    [下一篇]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