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沙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搬运工”24小时不喊累
2023-03-06 14:56 来源:广州港集团
在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码头,在“超级大脑”指引下的机械、车辆都很“听话”。自动化作业的码头十分忙碌,却不见人的踪影。
这些IGV,看起来比普通卡车少了驾驶室,力气方面却毫不逊色,能驮着巨大的集装箱从早到晚穿梭在自动化作业区域,并且它们非常聪明,通过“触角”(北斗导航定位)、“眼睛”(视觉定位)、“耳朵”(雷达定位)与其他自动化设备进行“交流”沟通,精准高效地完成“搬运”作业。
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在IGV上,这可是全球首创。应用了北斗导航系统和5G通信技术的IGV可以进行任务指令的无线传输,路径灵活多变,可在码头堆场间自由穿梭,精准抵达每一个箱位。岸桥按照信息系统自动发布的指令,精准完成集装箱装卸,智能引导车通过智能算法自动规划路径,将集装箱运往堆场。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仅用八九个小时就可完成一艘巨轮的作业任务。同等规模下,智能化的码头可节约包括卡车司机、轨道吊机司机在内约70%的人力成本。
“超级大脑”算出作业最优解
指挥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运作的“超级大脑”,是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
南沙四期码头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像人的“大脑”一样聪明。操作人员只需点击指令发送,自动化信息系统即会对指令进行分发、处理和执行等复杂运算,计算出最优最高效的作业方式,使码头上的设备自动进行协调作业,并可以保证各种复杂工况的具体作业和复杂设备的监控,从终端保障全自动化码头的安全、高效运行。
这座码头,是我国首例由国内科技力量联手打造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有4个10万吨级海轮泊位及配套集装箱驳船泊位,集北斗导航、5G通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创造了7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0多项。据介绍,随着自动化操作系统的不断迭代升级,作业效率也得以逐渐提升。四期工程建成后,南沙港区每年的集装箱吞吐量预计超过2400万标准箱,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未来,广州港将助力广州打造全球规模领先的国际枢纽海港,加快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节点,增强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着力推动广州临港经济区建设,支持广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