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起重机:从“制造”到“智造” 实现看得见的质量生产
2019-07-16 14:34 来源:徐工
20年前的中国起重机行业的制造水平还处于一个非常低端粗犷的阶段,与国外成熟的企业相比,制造上的差距要比技术上的差距大得多。为了确保产品在生产制造阶段的可靠性,在国内尚没有成熟、完备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支撑和参考的情况下,徐工起重自强不息,既在改造传统制造方面“补课”,又在绿色制造、智能升级方面“加课”,不断引领着我国工程起重机行业制造变革的路径与方向。

其中,2003年行业第一条工程起重机总装流水线和2005年亚洲首条起重机专用底盘流水线的投入使用,使得徐工起重实现了线性化与信息化生产并举,保证了企业在产能提升的同时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随后的2009—2012年,徐工起重大力投入大吨位基地建设,打造高端制造技术平台,形成大型结构件线性化焊接、装配流水线柔性化生产模式,成为行业标杆。
彼时,智能制造已经开始悄然改变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得益于传统制造能力的扎实铺垫和不断升级,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对于徐工起重而言一切都显得那么“水到渠成”。

从传统制造能力的健全与完善,到生产制造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徐工起重对于质量管理体系中制造环节倾力打造的同时,推动了整个产业链向智能化生产方向的一路向前,为离散型行业智能制造的推进提供了示范和引领。
-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