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港口如何实现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四条建议
2024-04-02 22:47 来源:湖北港口集团
湖北港口集团总经理何宪礼近日在2024中国多式联运合作大会上对湖北港口集团的多式联运发展探索与实践作了全面介绍。何宪礼表示,在湖北港口集团多式联运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存在一些难点和痛点,亟待破解:
一是发展机制不健全。受多式联运服务规则、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等软条件制约,铁路、公路、水运等一体化运营机制尚未形成,多式联运电子单证推广应用不足,在多式联运“一单制”上仍未实现有效的衔接,有待进一步突破。
二是通道与产业联系不紧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发展通道经济、枢纽经济新形态,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如何进一步实现运输路径的集约化、规模化,形成各流域、各区域之间、各产业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推动“物流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也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是整体规划衔接不畅。铁路进港项目建设大多晚于各地市的总体规划,空间延展性不足;多式联运基地大多不具备口岸功能,外贸服务能力有限,口岸延展性不足。
四是信息共享互通不够。各种运输方式的信息化发展不均衡,缺乏具有公共性的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各主体信息系统标准不统一。
针对以上问题,何宪礼为加快内河港口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多式联运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贯彻落实《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在加快推进多式联运法规制度、产业政策支持、标准规范以及市场机制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持续优化多式联运发展环境。
二是加快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培育,引领行业降本增效。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和优化监管等方式,积极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更好发挥其资源整合和统筹组织作用,带动各联运主体协同发展,形成结构合理的市场集群,服务各产业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三是加大行业统筹力度,成立多式联运联盟。由权威行业协会机构发起,统筹建立多式联运联盟,联合成员编制行业规范,完善多式联运经营人信用体系,实现联盟成员优势互补、跨界合作发展。
四是加紧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一单到底和全程可视。推进具有公共性的多式联运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推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以及海关、市场监管等信息交互共享,构建形成以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为基础、企业间互联应用为主体的多式联运信息服务体系。
湖北拥有8个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数量居全国第一,该集团主导或参与建设其中6个(阳逻铁水联运一期、黄石新港、宜昌白洋港、武汉金控粮食码头、鄂州三江港、荆州车阳河港盐卡港)。集团拥有集装箱泊位36个,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省总量96%。核心枢纽港——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在长江中上游稳居第一。中欧班列(武汉)形成“七龙出关”进出境格局,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15个城市。集团锻造多式联运经营人核心能力,强化联运主体和设施综合实力,培育5星级多式联运经营人3家、4星级3家。2023年,集团铁水联运集装箱量完成24.73万标箱,同比增长76.82%,运营的铁水联运一期基地成为内河流域率先突破10万标箱大关的单体项目。
-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