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打造江海河联动的世界级港口群,建三大枢纽板块
2022-03-02 14:00 来源:微港口
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根据该《规划纲要》,江苏省将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到2035年,全省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到28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3200万标箱。水运优势持续发挥,干线航道约4000公里,占比提升至11.3%。沿江沿海主要港口5个,其中国际枢纽海港1个;内河主要港口3个。
《规划纲要》提出优化通江达海的干线航道网。按照“强化通道、通海达港、注重衔接、提高覆盖”的原则,打通通航关键节点,提升县级节点覆盖,完善干线航道布局,构建以长江干线、京杭运河为主轴,三级及以上航道为骨干,通江、达海、联网、畅通的千吨级航道网。到2035年,“两纵五横”干线航道里程约4000公里。远景预控强化对县级节点覆盖的干线航道。
同时,《规划纲要》提出打造江海河联动的世界级港口群。构建长三角北翼“一国际枢纽海港、一出海口、一门户、一枢纽、多示范”的港口新格局。加快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建设,重点强化东西双向陆海联动战略通道能力提升,支持与中西部内陆省份共建共享,形成以连云港港为支撑、通达中西部地区最便捷、最经济的陆海联运出海口;加快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支持苏州打造集装箱干线港,形成以南通港、苏州港为支撑的江海联运新出海口;推动以盐城港为支撑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以南京港为核心的长江中转联运枢纽,以淮安港、徐州港、无锡内河港等为示范的特色内河集装箱港高质量发展。推动其他港口打造成为重要区域性物流枢纽。到2035年,全省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到28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3200万标箱。
另外,在打造强效中转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方面,《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三大枢纽板块,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构建形成一体联动、协同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体系。三大枢纽板块分别如下:
宁镇扬枢纽板块。建设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强化航空枢纽和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增强国际人员往来、物流中转集散等综合服务功能,着重提升南京全国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与上海、杭州等城市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和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全面增强南京在国家和国际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功能和作用。推动扬州、镇江建设长三角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与南京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推进宁镇扬一体化,打造跨区域协同发展典范。
苏锡常通泰盐枢纽板块。打造苏州—无锡—南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与上海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苏州重点强化集装箱干线港、国际铁路枢纽场站、民用运输机场功能,打造对外开放强支点。巩固、提升无锡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重点提升区域性枢纽机场能级,强化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枢纽转换能力。建设南通新机场和通州湾新出海口,支持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区域中心城市。支撑扬子江城市群中部崛起,推动常州、盐城、泰州建设长三角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向东、向南融入苏州—无锡—南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跨江联动,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
连徐淮宿枢纽板块。建设连云港—徐州—淮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进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联动发展。连云港强化海陆双向国际物流服务功能,打造连接“一带一路”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在亚欧国际陆海联运中的功能。徐州提升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发展能级,完善重大交通设施布局,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支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淮安打造内河航运中心及航空货运枢纽,强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推动宿迁建设长三角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升内河航运、多式联运服务能力。
-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