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一流港口、绿色智慧港口、北方国际航运枢纽……
2022-03-25 14:47 来源:交通运输部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港时指出,“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总书记高瞻远瞩、胸怀全局,为我国港口发展作出了重要批示、指明了方向。天津港作为京津冀区域的东部滨海发展区最大的出海口,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天津市委市政府在交通强国天津方案中也明确提出以“港口为魂”的思路和要求,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市交通运输委、市港航管理局积极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新挑战,结合“一基地三区”的城市定位,把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纳入交通强国试点建设任务,持续赋能升级港口硬件设施,构建完善航运服务软件体系,推动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津沽大地结出更多硕果。
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现状
经过三年多的苦干实干,世界一流港口建设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港口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港口服务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顶层设计方面,交通运输委同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编制的《天津市推进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条例》于2021年9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以地方法规的形式为一流港口建设明确了政府部门职责和财政支持等保障措施,并且突出了“双碳”、智慧绿色、航运服务等方面的政策要求。同时,积极推动“一港六区”协同发展,促成产业经营、调度指挥、公共服务、商务管理、组织人事等五个统一管理。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引导监督非经营性资产移交稳步推进。目前,天津港集团已分两批签署移交协议,市场化改革迈出尤为关键的一步。作为京津冀便利的出海口,天津港积极发挥龙头作用,有序推进津冀港口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以环渤海内支线运输为纽带,吸引京津冀地区的集装箱货源从天津港转口运输。
二是港口国际影响力方面,2020年全球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评价中,天津市综合排名由2018年的30位上升至2020年的20位,两年跃升10位,2021年我市排名仍保持全球第20名,评估分数较去年有所提升,特别是在服务和营商环境方面的成绩有所突破,港口基础设施能级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根据2021年全球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情况,天津港位列全球十大港口第八位,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在枢纽港口中居于前列。202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5.30亿吨,同比增长5.3%;集装箱吞吐量2026.94万TEU,同比增长10.4%。
三是港口服务辐射能力方面,2020年以来,交通运输委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充分研判疫情对港口和航运行业带来的影响,降低各类费用、制定优惠政策,抢抓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复工复产的机遇,积极组织港口航运企业开发内贸集装箱精品航线和环渤海内支线“天天班”,进一步强化了津冀港口协同发展,促进了环渤海区域港口之间的协同配合,巩固了以天津港为枢纽、河北等周边港口干支联动的运输网络。同时,积极对接雄安新区自贸委进一步深化服务合作,推动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进驻雄安商务中心事宜,发挥天津港服务雄安出海口作用,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港口物流服务保障。津冀两地签署的《津冀港口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政府主管部门、港口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同发展推进机制,为深化津冀港口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环渤海内支线船舶运力稳中有升,已辐射锦州、营口、黄骅、京唐、曹妃甸、秦皇岛、潍坊等环渤海主要港口。在同环渤海港口合作同时,作为行业主管部门鼓励引导港口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同国内港口船公司开展合作。2020年以来,天津港集团相继与广州港集团、厦门港务集团和北部湾港集团以及中远海运、中谷物流等联合推出“两港一航”精品线服务,带动南北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国内大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加强与中远海运集团战略合作,目前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已完成股权交割,为打造中远海运集团在中国北方的战略母港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组织天津港开通海洋联盟欧洲线等若干直航航线。2021年底,港口内陆腹地直营(加盟)店达到120家,覆盖京津冀以及内陆主要腹地。
建设智慧港口
建设智慧港口,我们主要发力点是六个字“固本、应用、合作”。
“固本”就是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动建成北疆C段智能集装箱码头,作为世界首个智慧零碳码头,以全新模式引领世界港口智能化升级,实现了多项全球首创:建成全球首个自主研发、真正基于AI的“智能水平运输管理系统”,创新打造全新一代港口智慧大脑;全球首个实现车路协同超L4级无人驾驶在港口规模化商用落地;全球首个实现真正意义上“5G+北斗”融合创新的全天候、全工况、全场景泛在智能。积极推进全球首个通过智能改造实现传统人工码头智能化升级的项目,在沿海港口率先实现1套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系统对全部集装箱码头实施统一管理。
“应用”就是要丰富智能应用场景。实现全自动无人电动集卡和ART参与部分码头实船作业;推动天津港集团实现集装箱进口提货单电子化平台上线运行;加强港口5G基站建设,截止去年年底5G基站总计168座,并且实现了无线射频识别、物联网等技术在无人集卡和大型设备自动化改造领域应用。
“合作”就是引入外脑,增强智能联动。今年3月初,与华为、中国移动通力合作的天津港“5G+智慧港口”项目获得202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全球移动大奖──“互联经济最佳移动创新奖”,成为全球首个获此奖项的智慧港口项目。大会评委给出的获奖评语是:“这是一项创造性工程,不仅对全球的传统码头改造产生了标杆性意义,也为集装箱码头无人自动化改造提供了样本。”
成绩的取得对我们是鼓舞也是鞭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促成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港口行业深度融合。
建设绿色港口
绿色港口建设是全方位的,涉及面覆盖面广,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强化试点创新。在天津港建设全球首个零碳码头——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采用源网荷储和风光储一体化布局,整体构建智慧绿色用能体系,实现全场设备全部使用清洁能源的全新能源解决方案。2021年12月15日,C段码头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实现并网发电,成为全球首个100%使用电能,电能100%为风电、光伏等绿色电能,且绿色电能100%自产自足的零碳码头。2022年1月17日,中国船级社向其办发了《碳中和证书》,标志着其运营单位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公司成为全国港口行业首个获得权威机构认证的“碳中和”港口经营企业。
二是加强政策监管。在津冀港口率先出台岸电建设奖励政策,提前一年完成交通运输部岸电布局方案任务,岸电使用实现“应用尽用”;全国首创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链条联合监管模式,上线运行电子联单,实现全覆盖动态监管。
三是优化运输结构。推进绿色运输模式应用,加强海铁联运体系建设,推动港区集疏运铁路与铁路干线路网衔接。大力支持“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项目建设,畅通铁路绿色运输“最后一公里”。
四是提升监测水平。天津港生态环境大气智能监测平台于2020年投入使用,是国内首个可以监测大气6项指标的监测平台,共在港区布设174个监测点,实现了企业在线环境动态监测和大数据分析,有效提高了环境管理的实效性与准确性。同2019年相比,目前港区PM2.5年均浓度改善约20%,PM10年均浓度改善约6.6%,天津港区域空气质量排名在滨海新区城市区域排名中显著提升,空气降尘指标数值均优于滨海新区平均水平。
今后将继续以“双碳”治理为契机,提高低排放集疏港车辆和作业机械比例,大力推进海铁联运、水水中转、管道运输等清洁集疏港方式,逐渐完善优化港口能源应用模式。
打造北方国际航运枢纽
我们要严格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部署要求,进一步以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天津港口新作为。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动天津港非经营性资产移交,在工作层面完善专门议事协调机构,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枢纽港口建设。进一步突出智慧绿色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建设成本最低、运营效率最优、绿色发展最佳的集装箱码头试点示范项目。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以全面贯彻实施《天津市推进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条例》为契机,以持续深化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为依托,在推广智能技术、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三是坚持规划引领。高水平修编天津港总体规划,明确港区功能定位,科学划定港区边界,为港口发展留足空间,战略留白、生态留白。
四是坚持项目为王。推动一批重大港口项目,加快智能化码头建设,进一步提升码头设施能级,结合实际情况推动北燃南港LNG应急储备、天津港高沙岭港区防波堤工程、天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五是优化结构布局。深化运输结构调整,打造“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工程,以打造矿石与煤炭双重运输为目标,充分提升铁路返程运能,打通天津港直通西部腹地铁路通道。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集疏港专用货运通道建设,建立与吞吐量规模相适应的集疏运通道能力;积极推动港区内北港路南延等工程,实现“北进北出、南进南出”的集疏运布局。
通过进一步推动北方航运枢纽建设,力争将天津港打造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陆海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委员、市港航管理局局长 王洪海)
-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