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港口生产平稳,重点港口吞吐量环比小幅增长
2020-03-18 12:09 来源:中国港口协会
3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信息称,总体上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而欧美疫情持续扩大,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爆发为全球大流行。目前,国内新增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近阶段以来,中央及各地密集出台支持政策,加大力度促进复产复工复市。3月9日至3月15日,全国港口生产平稳,重点港口吞吐量环比小幅增长1.1%。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港口建设、客运、汽车滚装业务陆续恢复。详情如下:
集装箱业务环比继续保持增长
上周,全国复产复工提速。工信部信息显示,目前,全国除湖北外的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超过95%,企业人员平均复岗率约为80%;中小企业开工率已达到60%左右。港口方面,沿海八大外贸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2.6%。半数港口环比保持增长,其中大连、宁波增速超过10%。为助力腹地企业复产复工,各地港口积极拓展“公转铁”“公转水”业务,帮助客户打通物流通道。如宁波舟山港开通到诸暨海铁联运专列,天津港与黄骅港开通集装箱环渤海内支线“天天班海上快线”,辽港集团开通“大连-泉州”集装箱内贸航线,为腹地企业复产复工保驾护航。进口冷藏箱方面,通过各方强力疏港,目前,上海、天津两港港存冷藏箱压港问题已得到缓解,航运企业开始停收冷藏箱附加费。
煤炭吞吐量有所增长但总体需求趋弱
上周,煤炭市场上游供给恢复情况总体好于下游市场需求恢复程度。产地煤矿复工复产进一步改善,煤炭市场供应保持增长。煤炭铁路发运量稳步增加,大秦线日均发运量恢复到100万吨左右,较二月份增长20%。煤炭市场需求方面则继续延续上周较弱态势。电力行业方面,随着沿海地区复工的加快,用电需求持续改善。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增长到55.6万吨,环比增加6%。电厂库存可用天数31天,比上周减少2天,但较去年同期多24%,库存充足。近期环渤海港口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已经接近年度长协价,市场观望情绪较浓。秦皇岛、神华黄骅两港港口下锚船较上周减少20%,呈走低趋势。吞吐量方面,上上周受大雾影响的船舶在上周陆续装货,两港煤炭吞吐量环比上涨17.1%,但预计本周难以继续维持这一水平增速。
疫情影响原油进口节奏,主要港口吞吐量减少
受疫情影响,2月份以来原油加工量显著减少,港口原油周转放缓,港口及炼厂仓储能力饱和。炼厂生产及采购节奏被打乱,进而部分调整采购计划,导致3月份以来原油到港量有所减少。数据显示,主要港口原油接卸量环比继续减少10.9%。
后市来看,一方面,持续的疫情影响全球原油市场需求规模,另一方面产油国增加产量使得原油市场供给过剩。因此,原油市场价格预计将持续保持低位,这将带动进口。目前,许多原油进口国都开始加大原油采购额度,国际市场原油运价暴涨,中国进口VLCC运输市场运价涨幅超过200%。预计4月份以后,原油进口量将逐渐增加。
本周,铁矿石进口继续延续上周收缩态势。宁波舟山、天津、青岛、日照四港矿石吞吐量环比减少7.7%。目前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充足,据统计,3月13日主要港口库存量达到1.19亿吨。随着复工节奏的推进,钢材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叠加宏观利好因素,钢材市场成交放量,钢厂钢材库存下降明显,部分钢厂已恢复至往年正常库存水平,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有所提高,铁矿石需求有所增加。统计显示,上周,全国主要港口日均疏港量达到301万吨/日,已基本恢复到2019年末规模水平,港口库存已呈现下降态势。据悉,目前随着市场的恢复,澳大利亚、巴西矿石发运量持续回升,预计未来我国铁矿石进口将有望回升。
本周长江港口生产情况总体继续好转。南京、武汉、重庆三大枢纽港口吞吐量环比增长8.8%,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15.4%。其中重庆港环比增速均超过15%。武汉港方面,疫情期间,生产、物流停滞导致大量货物积压在港,目前港口主要是以疏解积压货物以及防疫物资转运为主。随着疫情逐步好转,中央开始推动湖北地区有序复产复工,汽车等制造企业陆续恢复生产产生物流需求,港口生产有望逐渐恢复。
疫情期间,各地港口工程建设项目由于人力不足和水泥沙石等原材料不足等因素而停工。近期情况明显好转,各地港口建设项目陆续开工。疫情期间客运码头业务量下降80%,而近期正有序恢复,班次密度及乘客数量逐渐恢复。例如,上周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乘客数环比增5%、车辆数环比增10%。2月份,汽车滚装码头业务降幅超过50%,目前随着汽车制造企业陆续复产,公路运输恢复,汽车滚装运输量环比大幅增加。
-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