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试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地位等同自贸区
2016-05-17 11:19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日前从商务部获悉,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济南市等12个城市、区域开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这与自由贸易区同步、多梯度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建设。
开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什么?
上述12个城市、区域分别为济南市、南昌市、唐山市、漳州市、东莞市、防城港市,以及浦东新区、两江新区、西咸新区、大连金浦新区、武汉城市圈、苏州工业园区。
商务部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当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仍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需要啃硬骨头。试点不是搞政策洼地,而是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疏通整个开放体系中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将使新体制的构建更有活力、更加协调。
此前凤凰财经曾报道指出,今年两会政府正式工作报告将“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删除,因为从时间表看,“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并不符合方案的推进进度,相关工作还在进行中。
昨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京召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部署会议,会议提出的目标再次印证了这一推进进度:通过不超过两年时间的试点试验,在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进一步拓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十三五”时期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开创全方位开放新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试点将主要围绕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各类园区协同开放新机制;推进国际投资合作新方式;建立质量效益导向型的外贸促进新体系;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金融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举措等六方面进行探索。
《经济参考报》引述谢丹阳评论称,试点的探索更侧重与开放配套的改革,形成与开放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比如说,探索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方面,“外商投资体制管理改革中将审批改为备案制,并且从事前转向事后管理,审批权从中央部门下放后,地方怎么接住?怎么做好服务,以及掌握信息?从促进主体、客体、方式、手段、载体等多方面都要探索新方式新方法”。
沈丹阳特别指出,在六项试点任务中“探索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是综合试点试验中最为亮眼的一个安排,这是为不同试点地区探索对外开放特色优势,开展经验复制推广做准备的,也是鼓励地方有序参与国家对外战略、拓展对外开放广度深度的一个安排。
下一步试点地区还要根据试点方案要求,在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制定本地区的试点方案,报备商务部和发改委。
自贸区还推进吗?
目前,我国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地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也是我国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平台。在各方期待第三批自贸区试点地区名单时推出这项改革,意味着自贸区不推进了吗?
谈及二者关系,沈丹阳指出,应该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又各有侧重。自贸试验区开放力度大、试验程度深、不少内容涉及21世纪开放新规则等,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做好敏感领域关键环节开放的压力测试。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更加多样性,考虑到了不同地域的发展水平不同,以及不同程度的需求,有助于多梯度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如同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在现行法律框架内,通过享有一定的先行先试政策,形成深度交错的试点经验组合,方便其他地区择选应用。
“自贸试验区更强调对标国际投资贸易新规则;12个试点地区的综合试点试验则更多立足于开放型经济体系、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推动形成内生发展动力。一个自外而内,另一个自内而外。”沈丹阳说。
对于开放试点是否会影响到第三批自贸区的推进,他表示:“应该不会。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和自贸试验区是两条线,各自推进,因此不会有影响。这次上海浦东新区被选作试点,它同时也是自贸试验区。”
之所以要选择试点的方式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沈丹阳坦言:“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有难度和需更加细化、深化的事项,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在他看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仅仅是“开放”,其实质是“改革”,包含“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和“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两层内涵。
-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