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热点>产经
产经

长江经济带: “十三五”中国经济新棋局

2016-04-06 10:35  来源:中国水运报


“十三五”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关键阶段,也是全面建成沿江综合立体走廊的攻坚阶段。站在“十三五”的开端,内河水运建设的新一轮发展蓝图已经开始绘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5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随着《纲要》的制定发布和实施,各地的规划也面临调整、协调、整合,更重要的是,各地的规划和目标将在国家整体战略的平台上得到更好的实施和衔接。

环保: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

3月5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正式出炉。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优化沿江城镇和产业布局。

此外,中央对长江经济带的全域发展进行重新谋划,将生态环境保护居于压倒性的战略地位,“不搞大开发”、“压倒性位置”等词语凸显了当前长江经济带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

3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要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推进发展,增强发展的统筹度和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和有序转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环境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作为国际航运中心,上海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展航运业的同时,对于推动减少航运业的污染,责无旁贷。上海市交通委介绍,按照国家部署,今年4月1日起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将率先实施船舶减排控制区方案,船舶在长三角水域排放控制区核心港区靠岸停泊期间,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m/m的燃油。

航道:补齐建设“短板”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计划完成水运投资330亿元,建成高等级泊位超过100个、高等级航道超过300公里,2020年高等级航道里程将达到1600公里,纳入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规划的航道达标率达到80%。内河航道一类维护里程1600公里,二类维护里程1800公里,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0%。

而江西,“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加强高等级航道建设规划,目前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包括推进长江江西段、赣江、信江“两横一纵”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等一批项目,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将长江6米深水航道推进至瑞昌,实现赣江航道全线渠化,达到三级及以上通航标准,全省高等级航道将达到795公里。建成赣江井冈山、新干、龙头山三大枢纽,提升万安枢纽船闸通航能力;改善鄱阳湖区和五河尾闾通航条件。

在湖南,“十三五”期间水运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要建成“一纵五横”(“一纵”:湘江;“五横”:沅水、淞虎—澧资航道、澧水、资水、涟水)为骨干的水路运输网。协调推进长江航道治理,尽快实现湖南段常年5000吨级通航标准,加快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湘江2000吨级航道一期工程、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工程、沅水浦市至常德航道等项目建设,推进湘江2000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岳阳港城陵矶港区(松阳湖)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到2020年,新增1000吨级及以上航道里程535公里,总里程达到1413公里。其中,湘江永州至衡阳航道达到1000吨级标准、衡阳至城陵矶航道达到2000吨级标准;沅水桃源至鲇鱼口航道达到1000吨级标准。

在贵州,“十三五”期间将启动乌江通道三级航道升级改造和南北盘江—红水河通道扩能建设;推动龙滩水电站1000吨级通航设施建设、清水江高等级航道建设;加快都柳江、清水江航电一体化开发进程等。

港口:吹响发展“冲锋号”

1月24日,时任江苏省代省长石泰峰在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并提请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根据《草案》规划,“十三五”时期江苏省将强化港口综合交通枢纽作用,推进物流型、绿色型、智慧型、平安型、法治型“五型港口”建设,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经济转型升级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全省投入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将达590亿元,到2020年全省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将比“十二五”期末新增3亿吨,达22亿吨,其中集装箱1700万TEU。

为切实地完成上述目标,未来五年间,江苏省将重点突出连云港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南京长江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太仓集装箱干线港和长江下游重要的江海联运港区等“一区三港”建设。

去年7月9日,《湖南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2011—2030年)概要》在湖南省水运管理局牵头下编制完成并发表,明确未来5年湖南省将投入水运建设资金约535亿元。

围绕“一百万标箱、两亿吨大港”目标,湖南计划将岳阳港打造成长江沿线枢纽港、上海港重要的喂给港、湖南省内河水运中转枢纽港;推动长株潭港口群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常德港、益阳港、永州港、衡阳港等地区重要港口建设;推动重点港口与后方海关特殊监管区、物流园区、工业园区有效对接、联动。到2020年,全省新增1000吨级及以上泊位141个,总数量达到253个;新增年通过能力8304万吨,总通过能力超过3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达150万标箱。

1月29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提出全面提升长江黄金水道通行能力,完善内河航道体系和现代化港口体系。

四川水运工作将重点打造“6+6”港口体系,即优化泸州、宜宾、乐山、广元、南充、广安6个重要港口结构,因地制宜推进达州、凉山、攀枝花、眉山、遂宁、自贡6个港口前期工作。

运输:推进多式联运“加速跑”

去年4月,安徽省港航管理局和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编制完成《安徽省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初稿)》,提出以长江、淮河互联互通为支点,打造中西部及内陆地区的出海口;以芜湖、马鞍山为核心,打造长江全流域的江海联运枢纽;以皖江航运为依托,打造现代航运集聚示范区。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将加快多式联运发展,依托长江、赣江和九江港、南昌港,以全面推进赣江高等级航道渠化和九江港、南昌港综合运输枢纽港建设为抓手,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江西水运多式联运体系,包括南北贯通的高等级航运体系和“一港双园”发动的港口体系、集疏运体系。

  1月28日,云南省水运工作会议提出,今年云南省将启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5年大会战,力争完成10亿元目标任务。初步形成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通道、对接长江经济带的金沙江—长江通道,启动中越红河航运,有序推进对接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右江—珠江经济通道、中缅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通道建设;加快重点港口港区集疏运通道和支持保障系统建设,与其他运输方式形成有效衔接,初步建成功能完善、衔接顺畅、便捷高效的出省出境水运通道,总体形成服务国家战略实施的云南陆水联运体系。

航运中心:突出航运金融建设

在去年11月11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协调发展新闻吹风会上,上海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要加快构建连接江浙、对接海港的内河航道网络,继续实施“长江战略”,与武汉、重庆航运中心联动发展,共同构建“长江物流一体化运营平台”。不难发现,上海市在继续坚持出口外向型经济的同时,正逐步调整战略重点,开始向内地纵深发展,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地位。

而湖北省将加快推进“1957”工程(1个武汉航运中心,9条重点航道,5大港口综合枢纽、7个示范),着力构建长江中游航道、多式联运、航运中心服务、安全保障等“五大体系”,初步建成航运资源高度聚集、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边界高效的内河航运体系,初步形成通江达海、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实现从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跨越。

重庆在“十三五”期间制定了发展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发展战略。重庆将以航运集聚区为支撑的内河航运体系,实现航道网络化、港口枢纽化、船舶标准化、管理法治化、安全常态化、航运绿色化、服务优质化。

2月份,重庆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要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切实增强服务、集聚、辐射能力,更好地发挥重庆承启东西、沟通南北、通达江海的作用。会议要求,把发展内河航运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大力发展航运融资、保险、租赁、资金结算等航运金融业,培育发展航运总部经济,做大做强航运交易所,着力提高长江航运信息化水平,增强辐射力和影响力。

服务:复兴内河航运 发展现代航运服务

近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对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作出部署。该纲要明确提出,利用区位优势启动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将高水平打造畅通高效的江河海联运体系,构建支撑和引领“四大经济”的水路交通走廊,全面实施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推进运输结构转型,加快江河海联运发展,促进港产城联动,着力打造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

同时,构建海洋经济交通走廊,支撑和引领浙江迈入海洋强省。推进海港、海湾、海岛“三海联动”,打造覆盖长三角、辐射长江经济带、服务“一带一路”的港口经济圈。

在安徽,“十三五”将优化沿江、沿淮等港口功能布局,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如,实施运输组织优化工程,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扎实推进内河船舶标准化工作;实施航运服务提升工程,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实施水上交通保障工程,加快水上安全监管及应急救助基地建设;推进水运文化建设工程,打造全新的“航标灯”精神品牌。

“十三五”期间,贵州水运力争后发赶超,抓住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黄金机遇期,以“补短板,破难题、增效能、拓服务”为抓手,实施“六大系统工程”,实现“三突破”、“两提升”。

“六大系统工程”指大力实施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水运绿色升级版;加快现代水路运输服务;构建水运“大数据”;安全监管与救助一体化建设;加速人才队伍建设。“三突破”,即水路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8亿元;水路运输货运量、客运量分别突破2200万吨、2600万人次以上;新增高等级航道330公里,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突破1000公里。“两提升”,即水路运输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水运安全和支持保障体系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弈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但面临着国内经济增速调整、世界经济疲软引发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的挑战。三大国家战略布局是积极回应现时挑战、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中国梦”的高瞻远瞩的战略思考。

事实上,随着三大战略全面破题,国家相关政策开始显现综合效应。中国东、中、西部区域之间的合纵连横已经开始,以点带线、由线到面,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城市群正在不断涌现,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局面逐渐显现,国际与国内经济互联互通经脉开始打通。

细细梳理各地“十三五”规划中有关三大国家战略的描述,不难发现三大战略尽管分工不尽相同,但也存在不少共同特点。其一,肩负共同的使命,即探索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动力、新模式;其二,选择路径类同,从传统的“点”状发展方式调整为由点连成“线与面”的优化发展方式;其三,都以交通为发力点,明确指出要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机遇当前,时不我待。对于交通人来说,发展的号角已经擂响,奋进的脚步亟待跟上。规划当先,坚持与落实“三大战略”的交通专项规划和有关行动方案相衔接,突出综合运输通道、枢纽节点、运输服务一体化、城市群交通运输发展等重点任务,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为支撑;服务为基,针对国家“三大战略”实施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困难,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眼未来,加强对行业长远发展战略的谋划,解决好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层次问题,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陈珺)
[上一篇]    [下一篇]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