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港口>联运
联运

借助高校 华东地区港口打造“互联网+”多式联运

2017-09-19 14:17  来源:东方网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苏浙沪集装箱运输联盟三周年暨上海交通大学多式联运智慧实验室基金捐赠活动上,记者了解到,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政策,苏浙沪集装箱联盟将借助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专家机构的研究力量,设计支持上海及华东地区各港口的“互联网+”多式联运业务模式,助力整个港口物流业降本增效。


自1970年代,上海港在国内率先开展国际集装箱业务。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到2016年底,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713万标准箱,连续7年全球排名第一,成绩斐然。快速增长的集装箱吞吐量说明,作为上海港腹地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稳定,港口运作高效。但是,快速增长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给港区周边及城市道路交通带来较大压力。

目前上海道路集装箱运输行业承接的运输业务基本以重箱出口或者重箱进口的单向操作,在空箱提还箱过程中因为信息的不流畅,每天大约有3000辆集装箱车在空驶状态。

在上海市道路集装箱运输协会会长丁道康看来,集装箱运输企业与货代、港口、堆场和船公司多方之间应更加注重信息交换,港口单证的电子化及无纸化,运输管理系统的电子化与平台化,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科技创新为共同愿景,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服务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丁道康介绍,由上海市交通运输协会集装箱运输分会牵头组织的“苏浙沪集装箱运输联盟”于2014年成立。经过三年的运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互联网+集装箱运输的经验,打造新的集装箱运输综合管理平台。同时,还发展了多种形式的港口集疏运方式,比如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等,多渠道地缓解路面道路交通的压力,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政策。2017年初起,联盟与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的教师联手,借助专家的研究力量,共同研发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智慧产品,推进长江三角洲集装箱运输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并着手开发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大数据产品。

关键词: 港口 多式联运
[上一篇]    [下一篇]
    暂无记录